馬英九執政下,教育部已有人開始大張旗鼓開始打算替「儒家」正名,並進行另一場愚民再教育。
因此我想引述卜大中先生在鍾祖康著作「來生不做中國人」一書,推薦序中的一段文章分享,卜兄的文采特質中幽默常是最佳的畫龍點晴;他文章中寫道:「西方有些笑話是諷刺中國人的:如果伊甸園裡的亞當和夏娃是中國人的話,就不會忤逆上帝的旨意受蛇的誘惑去吃蘋果了。為什麼?因為他們會吃掉那條蛇。」
停車場裡有一百個停車位,德國人停一百輛車,因為他們精確。日本人停一百二十輛,因為他們車小。美國人停八十輛,因為他們車大。中國人只停兩輛。為什麼?一輛停入口,一輛停出口。
一家餐廳為了招來早起的顧客,推出早上第一個客人免費的策略。第一天,來了一個黑人,吃完後免費。隔天早上,老闆一開門,發現門口一籃花,卡片上寫著感謝的話。是昨天那位黑人送的。第二天第一個客人是白人,也免費,隔天早上老闆一開門,門口擺了一籃蘋果,是那白人送的。當天第一個客人是老中,免費,隔天早上老闆一開門,發現什麼?門口站滿了老中。
卜大中說「一個不會反省的民族必不會成為偉大的民族」,他更指出鍾祖康的警世言語,可供台灣人作為反省,到底台灣人從中國的爛基因文化中遺傳了多少?
其中有一特質,就像作者自序中指出的,做奴隸的往往並不覺得自己是奴隸而最令人嘖嘖稱奇的是,中國奴隸通常會比其他奴隸更熱衷地去捍衛這個奴隸制度,他更舉實例說「你可以去中國或香港訪問一下那些無數的中國人赤貧戶,問他們是否想改革那萬惡之源的政治體制?絕大多數中國人即使已被中國的獨裁統治折磨得生不如死,卻不會因而反對這個獨裁政權繼續佔領西藏或統一民主的台灣」。
中國儒學孔子說過「百聞不如一見」;但這樣的觀點已引起現代心理科學家們的質疑與挑戰,學者們已提出「一見不如一經驗」的說法,因為科技的發達只要電腦上網搜尋,全宇宙就可全窺於眼下,根據國外調查認為對自我教育的影響「讀(Reading)」佔10%,「聽(Listening)」 佔17%,也有人主張10-30%,而媒體(New media)(massive media)佔了50%,但與人之間的互動學習(Interactive Learning)則佔了90%。
我們來看看這位中國的高知識份子是如何來形容儒家的,他認為儒家壟斷中國思想達兩千多年,響應儒家的超世俗膚淺教義,令中國的宗教發展半死不活兩千年,怕死的奴才不敢反抗暴政,怕死的主子煉丹以希求長生不老;響應儒家的「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」兼重男輕女思想,令中國人口失控和有量無質,進而為求生存嚴重破壞中國生態;儒家思想也令中國社會走上極端形式主義的歪途,混帳繁衍,茲不盡錄。
他又說,每一個民族在民智未開之時,難免都會犯下纍纍大錯,但像中國犯得那樣深實屬罕見,特別是,極少民族像中國人那樣弱於反思祖先的錯誤,和精於為自己的民族過失辯護,把精力都花在去尋覓鄰居的臭蟲;像中國那樣缺乏反思能力的文明早就湮滅了,就像人體衰老就該死去的那樣合乎自然。但奄奄一息的中國文明卻拒絶適時而死,因為它存在的理想不是體驗生命之真善美,而是像一般中國人那樣但求「活著」,甚至是能夠蹧蹋他人生命就感滿足。一個文明該死而不死,不肯適時而死,強行以極昂貴的儀器和活人的鮮血去延長其性命,這就是今天中國問題的一大根源。
文章寫到這裡,腦海裡突然出現了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為中國民運的劉曉波因其被關在牢裡,中共不肯放行,而無法親自前往領獎,刻意為他留下一張空位的椅子,作為象徵的畫面時,不禁再次捫心自問:「台灣人;你真的要當中國人嗎?」
- May 16 Mon 2011 01:28
饒了台灣人吧!儒家僵屍!!!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